为什么选择“内在动机”来追踪

  • 这是我在阳志平老师那里听过的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领域
  • 这也对阳志平老师影响很大 【见工作谈1】
  • 能帮我理清我现在面临的最大的困惑(职场困惑)
  • 适用面广,以后自己各种人生的决策都可以用到

我希望能追踪到

  • 什么是内在动机,什么是自我决定论?最开始是由谁提出来的?
  • 这方面有什么成果?有什么研究结论?
  • 这个理论的可信度有多高?有什么理论支持?
  • 除了这个理论,还有别的什么相关理论吗?
  • 从这个理论中,我能发现我之前存在什么思维误区?
  • 如果增强内在动机?
  • 我如何运用这个解决我的职业困惑?
  • 我如何运用这个做我的人生决策?
  • 实际运用这个理论的时候,容易遇到哪方面的困难?如何克服?

追踪路径初始规划

起始点:阳志平 心智七问:如何成为内在动机驱使的人?

论文

  •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阳老师文中提到的)
  • 论文背后的引用的文献(了解思想来源)
  • 国内外文献综述(先从中文论文了解一下大概,帮助更好的理解英文论文)
  • 国内外其他引用次数较高的论文

书籍

  • 《成功,动机与目标》(有提到过这个话题)
  • 《奖赏会伤人》(阳老师提到过)
  • 《…》(阳老师blog中提到过其他书)

文章

  • 阳老师的文 from blog,微信公众号(他自己的和开智的),此外发现财新周刊上有他的专栏
  • 我的印象笔记
  • 本来还想google搜索的,但是觉得其他的文,可能比论文以及阳志平老师还是要更落后一点,所以以后有时间再了解。先把信息浓度高的文读了再说。

追踪节点

节点1: 论文 -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虽然英文看文献对我来说真的很费劲,但是鉴于这是一篇时间源头的论文,所以决定无论如何还是要过一遍。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RM Ryan, EL Deci -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 psycnet.apa.org Cited by 18034 PDF provided by Google Scholar

  • 这篇文引用高达18000余次,可以判定这是一篇时间源头的文章
  • 文章发表于《American psychologist》,推测这也是一个发布高质量论文的学术期刊,可以作为另一个信息源
  • 文章作者RM Ryan, EL Deci ,可以了解他们之前的研究是什么,看这个理论在他们的头脑中是如何慢慢形成的
  • 提到了两个关键词的英文 intrinsic motivation(内在动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自我决定论),可以用这两个关键词搜索更多的学术资料

阅读后的感受:

  • 觉得自己读英文文献真有种自己是文盲的感觉,太需要提升英语阅读水平了。文章信息量很大,看不懂真有种干着急的感觉。英语阅读能力真的是一个门槛。
  • 不过这也让我感觉到了,其实自己拥有一定的中文阅读能力,无形中也是有了许多信息渠道来源,之前自己并没有好好把握这个能力。
  • 发现自己学英语也用不着背这个单词,看那个材料什么的,直接去学自己要用的资料是最好的。把这个啃下来了,胜过去看什么英文教程,而且这也是我想了解的内容。
  • 科学家得出结论真的是需要大量的实验支持的,而且结论来源很多都是出自跨越文化得到广泛支持的实验。想想之前自己看的很多都是一些看似有道理,实则没有支撑的个人感想式、经验式的文章。论文的信息量和可信度都高很多。
  • 以前都是在Google里直接搜索相关领域,但是得到的都是比较零碎的信息,看过了信息浓度高的文,就不会迷失在一堆零碎信息里,也不会用这种方式去寻找资料了。回到时间源头再往下走,思路真的更清晰,判断更准确,也节约了读很多三手四手资料的时间。
  • 以前看阳老师的文,是追在阳老师的屁股后面跑。但是现在开始去搜索一手资料之后,就懂得如何更好地吸收这个领域的信息,更好地筛选和判断更适合自己的资料。而不用等着阳老师再写下一篇文,下下篇文,我可以自己主动动手去筛选了。

节点2:论文 - 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进展——自我决定论,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研究概述

  • 国内的论文,基本上很多内容是英文文献翻译过来的,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材料。信息浓度比一般文章大,和英文文献的重合度也高,我可以先通过中文了解这个领域,降低阅读门槛,之后再读英文会更简单。
  • 国内比较早的文章也差不多2003年了,有将近三年的时间差,所以真的要接收信息,还是要学好英文。

节点3:课程 -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

因为之前对文献查找用得很少,所以通过课程来补一下课。 现在的感觉是我读研阶段在文献检索这一块真是白读了,现在回想起来在学术领域纯属混文凭了,很汗颜,都没有我这次一两天的学习这么认真。不过Better later than never。现在开始也很好啦。

  • 论文数据库里有很多和搜索引擎不一样的功能,比如可以查看学科来定位领域,有相关关键字的提醒来提示相关领域,可以看到这一块的论文主要是哪个作者哪个期刊哪个院校做得比较多,以此来追踪到这个学科的主要研究人、研究地,最新发现更有可能出现在哪里。回到源头,思路更清晰。
  • 之前的知识管理,更多是EverNote搜索的网文,以及个人经验和感想的记录,现在发现又有了文献这个广阔的资料来源,而且文献系统的设计里面就涉及到了很多知识管理和发掘的功能,非常值得借鉴。感觉这个角度的知识管理又是一个新的高度了。这个领域也很值得我学习。

节点4:搜索 - Google图片搜索

  • 因为看英文的论文确实觉得比较吃力,我想到,可以从图片和视频的角度入手,这种形式的资料一般更容易理解一些,同时也可以接触到很多英文资源,而不用限于自己的阅读能力导致只能读中文资料。
  • 图片和视频形式一般更加直观一些,也有助于我更好的理解。同时,因为有接触过一手资料,虽然没读得太明白,但是也已经够我去更好的筛选图片资源了。

节点5:书籍 - 成功,动机与目标

  • 因为之前搜集的资料相对来说还是更偏理论一些,而我更希望学到的还是如何能将它们运用到我的实践当中来。这本由科学家写的通俗读物是再好不过的了,它本身也是教读者如何运用这些科学研究到实践中去的,很符合我的阅读目标。

节点6:文章 - 阳志平的博客

  • 阳志平老师有大量的这个领域的实践经验,对这个领域的理论也有很深的了解。他自己本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实践自我决定论的例子,也是我喜欢的人生发展方式。所以他的经验很值得我好好学习。

节点7:搜索 - Google的定义搜索

  • 很多名词可以直接通过Google搜索找到定义。

节点8:百科 - Wikipedia

  • 才发现在Wikipedia很多基本概念和基本研究已经有人给你都梳理好了,给你搭好了一个非常好的框架。超赞。
  • 读起来也比学术文献好懂,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起点。

整合

以下内容主要整合自Wikepedia, Google图片搜索,书籍《成功、动机与目标》,阳志平文章《心智七问:如何成为内在动机驱使的人?》,文献《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进展——自我决定论》。

What is 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SDT)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is a macro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that concerns people’s inherent growth tendencies and innate psychological needs. It is concerned with the motivation behind choices people make without external influence and interference. SDT focuses on the degree to which an individual’s behavior is self-motivated and self-determined.

自我决定论源自心理学家怀特:

在发展能力中,比起只通过满足基本生理需求进行奖励,任何动物都更多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驱使。

正是Deci与Ryan等心理学家的努力,通过实验证明了怀特断言的正确:奖赏会伤人。金钱等外部奖励反而会削弱人类的行为动机。人生并不是像马斯洛说的一样,在玩一个爬梯子游戏,在上一段时间解决温饱,接着在下一段时间谈情说爱。

SDT is centered on the belief that human nature shows persistent positive features, that it repeatedly shows effort, agency and commitment in their lives that the theory calls “inherent growth tendencies”. People also have innate psychological needs that are the basis for self-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integration.

SDT identifies three innate needs that, if satisfied, allow optimal function and growth:

  • Autonomy
    • Is the universal urge to be causal agents of one’s own life and act in harmony with one’s integrated self; however, Deci and Vansteenkiste note this does not mean to be independent of others
  • Competence
    • Seek to control the outcome and experience mastery
  • Relatedness
    • Is the universal want to interact, be connected to, and experience caring for others

These needs are seen as universal necessities that are innate, not learned (instinctive), and seen in humanity across time, gender and culture.

人们如果把内在的抱负如个人发展、亲密关系等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比追求外在的目标如财富、名声等更容易体验到幸福。

What is Intrinsic Motivation

Key studies that led to emergence of SDT included research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Intrinsic motivation refers to initiating an activity for its own sake because it is interesting and satisfying in itself, as opposed to doing an activity to obtain an external goal (extrinsic motivation). Different types of motivations have been described based on the degree they have been internalized. Internalization refers to the active attempt to transform an extrinsic motive into personally endorsed values and thus assimilate behavioural regulations that were originally external.

Intrinsic motivation is the natural, inherent drive to seek out challenges and new possibilities that SDT associates with cognitiv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CET) is a sub-theory of SDT that specifies factors explaining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variability with it and looks at how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help or hinder intrinsic motivations. CET focuses on the needs of competence and autonomy.

Claiming social context events like feedback on work or rewards lead to feelings of competence and so enhance intrinsic motivations.

Autonomy, however, must accompany competence for people to see their behaviours as self determined by intrinsic motivation. For this to happen there must be immediate contextual support for both needs or inner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 development support for both needs.

CET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is also linked to relatedness through the hypothesis that intrinsic motivation flourishes if linked with a sense of security and relatedness.

人们在体验到成果和效能的同时,还必须感觉到行为是由自我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真正地对内在动机有促进作用。个体在产生成就感的同时,如果没有伴随着自主感或者归因时的内部因果定向,行为的内在动机就不能得到增强。在任务的完成中,诸如威胁、最终期限、指令、压力性评价和强制性目标等都对内在动机有削弱作用。

当个体处于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环境里,会出现更多的内在动机行为。

外在动机是指人们不是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为了获得某种可分离的结果而去从事一项活动的倾向。 人们常常不觉得自己是为外在动机而活,事实上却是——因为受到外在动机控制的有四类人。

第一类人是外部调节。 这类人受外部奖赏和惩罚影响大,多发一点工资,就多做一点工作;哪个事情带来的声望大,就做哪件事情。在他们眼中,工作就应该和薪资名望捆绑在一起。钱与名,多多益善。却不知,当你一旦习惯这种外部奖赏,一旦失去,你从此也会失去做事的动力。

第二类人是内摄调节。 这类人吸取了很多外在规则,但并没有完全接纳,将其整合成自我的一部分。这类人经常体验外在规则与内在自我不匹配导致的冲突。比如常常有人在痛苦,究竟是为钱工作还是为兴趣工作。

第三类人是认同调节。 这类人因为某个规则或价值观,能够给自己带来好处而接纳它。比如一位大臣,故意挑刺皇帝,皇帝要杀他他还高兴,这就是认同调节。这类人依然不是因为内在兴趣或自我满足而活,而是因为「忠于君主」的声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因此将此条价值观作为自我的一部分。

第四类人是整合调节。如果说外部调节是奔着名利做事;内摄调节是社会多数人的生活常态,多数时候奔着名利做事,偶尔兴趣来了,内心冲突;认同调节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少感到内心冲突;那么,整合调节的人是欺骗自己成功的政治家。这类人已经将外在动机完全整合到自我中。虽然自我决定成分高,但其行为依然是指向那些与兴趣、热情等内在动机分离的外在。

许多以为自己是内在动机驱使的人,不过是内摄调节、认同调节与整合调节这三类人。如真正内在动机驱使的设计师不是因为目前跟随大师学习,才喜欢设计;而是因为从事设计,就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与兴趣。

实践指引

人是世界上最好的产品;成为自己,才是对自己的奖赏。 正是内在动机帮助你成为一个人,而不是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在今天这个时代,成为一个内在动机驱动的人,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你越坚持好奇、独立与热情地活在世界上,你越能找到更多喜欢做的事;你也越善于做自己喜欢的事。

你可以每天统计一个指标 —— 「自我决定指数」。计算你一天中,完全兴趣驱动,没有任何外在动机驱使的时间所占比例。如果你一天24小时中,总是有大半时间是结果导向与名利导向,那么就尝试减少为更少时间吧! 扔掉那些无聊的应酬,长期坚持去做一些跟利益无关的兴趣爱好,比如读书或写作。读书与写作本身就是享受,你并不需要得到格外什么,多年后,你反而得到最多。

人类的三种基本需求

不是所有的目标都能带来长久的快乐和幸福,不论你是否能实现它。 有些目标对人类身心发展的基本需求更加有益。它们能使我们的内在世界更加丰富,增强我们的自我价值感,从而不再从他人的眼中寻找肯定。那些能满足人类对关联感、胜任力与自主权的这三种基本需求的目标才能带来我们想要的快乐和幸福。 如果你想真正快乐(并且动力十足)的话,你不光要注重目标所含的内容,还要顾及目标的源头。

1. “自主权”反映出热情之所在

追求符合兴趣爱好、个人天性及核心价值的目标能满足你对自主权的需求。

自主权是动力的燃料

当我们觉得自己拥有”自主支持”的环境时,内在动力便被呵护甚至修复了。 当我们觉得内心世界被承认,而且拥有选择(不论这选择多么微不足道甚至虚幻)时,我们对自主权的需求便能得到满足,我们的动力和幸福感也增强了。 研究发现真正的选择自由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认为自己拥有选择自由的感受。好消息是,制造拥有选择的感受还是很容易的。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自由选择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快乐起着多大的作用,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能感受到它带来的影响。

2. “胜任力“开发新技能

为了满足对胜任力的需求,你追求的目标应与个人成长、从经验中学习以及开发新基恩给你有关。

3. ”关联感“增强人际关系

当你追求的目标是建立或巩固人际关系以及回报社会时,你对关联感的需求就会得到满足。

4. 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

追求受欢迎度、名誉、财富等关乎自我价值外在肯定的目标不仅不会使你快乐, 还会干扰你对真正有益目标的追求,从而降低你的幸福感。 我们对自主权、关联感以及胜任力的需求一次次受挫后,我们会开启防卫策略,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肤浅的外在价值目标上。这些外在价值目标是替代品,代替的是我们本该追求的目标,他们会让你一直很忙,却无法真正快乐。

如何坚持喜欢的事

难以坚持时,在系统内部改变,很难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你要做的是跳出系统之外,改变自身的环境。比如加入一个时间源头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同侪压力倒逼自己成长。找到喜欢的事情,放手去做,跑起来再说,如果你发现自己跑不远,你可以:

1. 善用意义镀金术

人类大脑善于自我欺骗,同样,你可以反过来欺骗大脑,比如你明明从事的是枯燥的工作,你可以给自己一个有趣好玩的头衔,似乎人生从此大不一样。甚至,你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这个头衔的人。

人生意义无法寻找,而是建构出来的。你可以赋予意义,也会为意义负起责任。所谓建构,用作品说话。作品会帮助你与第三方沟通。尤其是一些你在意,但不理解你的人

2. 降低人生复杂度

年轻时常常难以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你要同时完成许多事情,比如摆脱童年阴影、家庭与社会不好的影响、寻找终身伴侣、修炼专业技能、寻找事业伙伴…… 为了降低人生复杂度,你要学会速战速决,把一些事情果断处理掉,不要堆积在同一时间段。你的心力资源会跟不上。

如果你想在同一时间既发展事业又寻找伴侣,最后很可能两方面都会受影响。同样,如果上班养家糊口、下班追求兴趣,这样工作和生活会越来越复杂。你会非常分裂,要用两套不同的逻辑来处理一天的时间。

因此,你需要用一套简单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来对待。 比如,始终坚持内在动机驱使,好奇、热情且独立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最怕你在工作上坚持名利驱动;在生活上又坚持兴趣驱动;更怕你总是白天工作,为饭碗而活;夜晚创作,为兴趣而活。 越是这样,你越有可能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3. 设置时限

不要虎头蛇尾,减少启动周期型项目,这样往往会坚持不下来,最后都是在给自己挖坑打脸。同样,拒绝他人的速度要快,这样会节省心力。人是最会给自己找借口的动物,一旦你习惯不参加某些无聊应酬后,对方会聪明地找出一堆借口来安慰自己。

4. 忘掉真实的自我

很多人总在寻找真实的自我,但是真实的自我是找不到的,你非要去找,就容易原地踏步,行为瘫痪。你需要行动,跑起来再说。成功会带来更多成功。不要总是在内心纠结,很多人浪费了太多时间思考,这件事我到底该不该做,那个技能我到底该不该学。

所有的内心纠结都是在浪费认知资源,学会用文字写下来,多年后,你会发现,那么多怨恨哀伤,那么多艰难抉择,早已风淡云轻。不要轻易将自己的内心纠结暴露给第三方,越多人知道越是给自己找事。成熟的职业人士是靠作品说话。你的作品越多,你就能排除掉越多杂事,「自我决定指数」就会逐渐提高,最后成为一个内在动机驱动的人。